小型河涌水質自動監測站對于站房建設需考慮哪些因素
點擊次數:831 發布時間:2020-03-30
小型河涌水質自動監測站采用自動化的連續監測模式,把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從現場取樣和實驗室分析中脫離出來,同時,提高了數據的連續性及研究價值。系統包括了漂浮式監測基站與上層管理軟件兩大部分,同時將水質監測與氣象環境監測、生態監測相關指標合二為一,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整個系統以計算機系統和管理機構組成的中心監測站,以采配水裝置、分析儀器、清洗儀器、數據采集傳輸儀器、控制儀器、漂浮式監測浮體或平臺、供配電等設備組成小型河涌水質自動監測站,一個中心監測站控制多個漂浮式子站,數據以無線方式傳輸,完成一個水生態自動監測系統集成。
近年來,小型河涌水質自動監測站技術在許多國家地表水監測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國的小型河涌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設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實施地表水水質的自動監測,可以實現水質的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及時掌握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體的水質狀況。
一、水站的選址所選擇的水域首先要有明確的水域功能,具有反映水環境質量狀況的空間與時間代表性,滿足環境管理的需要。站房建設需考慮的因素有:
1必須保證電力供應、通訊暢通、自來水供應。
2站房設計建設時要考慮站房內的監測儀器和其他輔助設備的安全。
3周圍環境的交通便利。
4站點建設費用較大,在選址是考慮長期使用性。
二、監測因子
小型河涌水質自動監測站的監測項目包括水溫、pH、溶解氧(DO)、電導率、濁度、高錳酸鹽指數、總有機碳(TOC)、氨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