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控制器的故障排除方法是什么呢?
點擊次數:539 發布時間:2021-03-29
反滲透控制器是依靠滲透膜在壓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劑與溶質進行分離的過程。滲透是一種物理現象。就是在有鹽份的水中(如原水)施加比自然滲透壓力更大的壓力,使水由濃度高的一方滲透到濃度低的一方,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壓到膜的另一邊變成純凈水,而原水中的細微雜質、膠體、有機物、重金屬、細菌、病毒及其他有害物質都統統截留下來并經污水出口排放掉。由于反滲透膜的孔徑僅0.0001微米,一個細菌要縮小4000倍,過濾性病毒也要縮小200倍以上才能通過,所以其有效去除率高達96以上。
反滲透控制器根據不同的源水水質采用不同的工藝。一般自來水經一級反滲透系統處理后,產水電導率<10μS/cm,經二級反滲透系統后產水電導率<5μS/cm甚至更低,在系統后輔以離子交換設備或EDI設備可以制備超純水,使電阻率達到18兆歐姆(電導率=1/電阻率)。
反滲透控制器系統的故障排除方法是什么呢?
1、評估系統機械和化學問題
系統機械問題主要是O形圈的損壞、鹽水密封的損壞、泵的損壞、管道和閥門的損壞、不準確的儀表等。反滲透系統化學問題一是酸添加的不適當,高劑量的酸會損壞膜或引起基于硫酸鹽的結垢,低劑量會導致碳酸鹽或基于金屬氫氧化物的垢或污染;二是阻垢劑添加的不適當,高劑量可能導致污染,低劑量可能導致結垢。
2、鑒定系統污染物
首先分析了原料液、鹽水和產品液的無機成分,包括總有機碳(TOC)、濁度、pH值、TDS、總懸浮物(TSS)、SDI和溫度。SDI、TSS和濁度的測定可以為顆粒物污染提供依據,TOC可以預測有機物的污染趨勢;二是對系統的進料桶過濾器或SDI濾墊進行浸漬分析。
3、系統核實儀表操作
包括壓力表、流量計、pH計、電導率計、溫度計等,必要時重新校正。
4、分析系統進料水化學條件的變化
將現行的進料水分析和設計時的基準數據相比較,進料水化學條件的變化會產生增添預處理或更新原有預處理設備的需求。
5、重新檢查反滲透控制器的操作數據
檢驗操作記錄、通量及脫鹽率的變化,考慮溫度、壓力、給水濃度、膜的年齡等對產量和脫鹽率的影響。
6、選擇反滲透控制器合適的清洗方案
在選擇清洗方案時,應考慮以下因素:膜的類型和清洗劑的相容性、清洗設備的要求、系統的結構材料、污染物的識別等。
好了,以上便是關于反滲透控制器的相關介紹了。